到搜搜问问首页

导语
禁片《无人区》四年后获广电赦令得解禁,一部没有档期,没有宣传,甚至连故事也没完整公布过的电影怎么就成了观众翘首期盼的“神作”?业内人士分析,还是“禁片效应”作祟。因为种种社会问题都能在不同的禁片中得到展现,什么社会犯罪、流浪、生活、贫富差距、城乡结合、同性恋…记录着社会进程的对与错,记录着人性的真善美。
  1. 1 2010年宁浩导演的《无人区》:人物太灰,故事色调太黑

    《无人区》拍成即将三年,但为什么还是不能上映?问题出在哪呢?审片委员会掌握着每一部在内地影院上映的电影的“生杀大权”,《无人区》屡被“驳回”,赵葆华是审片委员会委员之一,他在网络上透露出《无人区》被毙原因... 详细>>

  2. 2 1999年陈冲导演的《天浴》:被伤害被侮辱被糟蹋的纯洁少女

    一部98年的电影首次上映在德国1998年2月19日,没有在中国上映过,更加对这部电影产生了兴趣,当时年仅17岁的李晓璐影片中的面容身影依然显得相当稚嫩。故事开始于1975年的成都,当时已是文化大革命晚期,“知识青年上山下乡”的... 详细>>

  3. 3 1996年张元导演胡军出演《东宫西宫》:国内同性恋敏感话题

    一直很回避关于同性恋题材的影片,不少人曾推荐过李安导演的名作《断臂山》,但每次播放两三分钟就看不下去了,几次下来也就作罢。李安曾说:“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断背山,只是你没有上去过。”据研究显示,现实中有5%的人是同性... 详细>>

  4. 4 1994年张艺谋导演《活着》:“好死不如赖活”的底层生活观

    活着,一个多么平凡的词,在余华笔下却变得有深度起来。《活着》是余华的经典小说改编电影,他叙述了主人公福贵和他家人风风雨雨几十年的遭遇,从解放战争、大跃进到文化大革命,福贵经历了许多也失去了许多——打一开始他嗜赌成性,赌光了家业... 详细>>

  5. 5 1992年田壮壮导演的《蓝风筝》:直面不堪回首的那段历史

    人值中年,因处中道,向后看,有阅历,向前看,有准备,于是便特别地关注“因果”。因缘和果报谓之因果,其概念生于佛教,在事实面前晰化为理性,在生成之中又融为感性。理性很简单,就是“认”,感性则复杂的太多,但往往在艺术作品中变成具体... 详细>>

结语

禁片其实每个国家都不同程度的都有,故事也许不同,但意义大都相同,在片子中往往展示为我们的大多都是社会的真实一面,看到人灵魂复活的一面。也许着才是电影的意义所在。
分享专题到: